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62|回复: 0

在泰国,宁愿继续当舔狗,也不愿意在电影院冻成狗

[复制链接]

3336

主题

416

回帖

3万

积分

管理员

金币
11669
QQ
发表于 4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有任何需要请加微信(泰国电话): 66611519666
现在的曼谷,
特别是到了下午,
路都热到改变形状,
可室内却意外凉爽。
特别是电影院,
冷到需要穿厚外套。
如果你一直跪舔的crush突然约你看电影,
我都怀疑你会因为没带厚外套而婉拒,
不然真的会在电影院冻成狗。
640?wx_fmt=jpeg.jpg
对于外国人来说,曼谷这座城市,到处都有这种预想和现实的“温差”。
以前作为游客,如遇出行,酒店会帮忙叫车。
而现在,我用本土版“滴滴”——Grab,十几分钟后司机才姗姗来迟。
软件英语版本无法精确匹配到我要到的目的地。
我的泰语仅停留在“刷我滴卡”。
于是,我只能一手拿着打开地图的平板电脑,一手举着手机用翻译软件试图交流。
结果司机随便把我放在一个定位附近的地址扬长而去。
640?wx_fmt=jpeg.jpg
我曾经来泰国旅游过无数次,戴上了滤镜。
但一决定生活在这里,就遭遇了这次不算愉悦的打车经历。
我也不知道未来还有多少要适应,
就像你捉摸不透crush为什么突然约你看电影。
640?wx_fmt=jpeg.jpg
在这个以微笑著称的地方,
旅客自然有很多“开放”的联想。
但本地人告诉我,
如果不是迫于生计,没有人会自愿当人妖。
传统泰国人家的家庭也不会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恋。
越来越多站出来表达自由和解放的本地女性背后,是她们被家长按头催婚的现实无奈。
这种典型想象和现实的脱节,
叙述的都是想象中的炎热、和被冻成狗的现实。
640?wx_fmt=gif.jpg
那么,如何适应?
如何应对“温差”带来的“文化冲撞”?
如果说,
学习“跨文化交际”对我有什么帮助,
那就是调整我的预期。
它不是让我更没有“刻板印象”,
而是让我随时警惕、怀有某种“反省”。
前段时间,我通过朋友见了他的老师——前美国外交官。
我们约在曼谷chit-lom附近一家餐馆。
她已经七十多岁了,身材依然苗条匀称,化着淡妆,着浅色套装,气质清新卓然。
见面,她首先开场:
“Sam,听说你很久了,很高兴认识你。”
握手的时候,她坚定有力。
席间,都是在家常,我们刻意回避政治话题,
但任何一条分岔的小径
好像又都可以随时拐进伟大的思想里。
她时而停顿,不顾冷场、也要在词句里挑挑拣拣。
我说:“我在学泰语,泰语字母很难。”
我用的单词是character,她没有当面纠正我,只是在后来的对话里替换成了alphabet。
当时我谈的不是具体的某一个字母,所以后者其实是更贴切的。
得体、尊重、审慎”,
可能是我们对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、事、物时所需持有的态度。
640?wx_fmt=jpeg.jpg
有任何需要请加微信(泰国电话): 66611519666

手机版|小黑屋|泰货网 ( 苏ICP备20025604号 )

GMT+8, 2025-8-16 17:43 , Processed in 0.027335 second(s), 8 queries , Gzip On, MemCached On.

客服邮箱:nanlu@live.com

Copyright © 2025 泰货网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